很多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中之后,會出現(xiàn)成績倒退的現(xiàn)象,于是就有很多家長咨詢伊頓教育小編:小學數(shù)學和初中數(shù)學有哪些不一樣,為什么孩子升入初中之后成績會變差?其實小學數(shù)學內(nèi)容不多,主要是靠熟練記憶。初中數(shù)學開始需要理解記憶。記憶分三個層次,一是機械記憶,二是熟練記憶,三是理解記憶。
機械記憶就是死記硬背,沒什么技巧,下功夫就行。例如語言學習的開始階段,就是以機械記憶為主。機械記憶的知識時間長了會忘記,記住了也不會運用。機械記憶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,是學習效率較低的方法。幼兒、小學階段機械記憶是需要要的。
熟練記憶是在多次使用過程中記憶的知識。不用死記硬背,用的多了自然記住了。因為是在使用中記憶的知識,所以可以靈活運用。例如小學數(shù)學中的四則運算,開始可以背加法、乘法口訣,真正熟悉是靠大量的練習題,熟能生巧。熟練記憶的東西可以記憶更長的時間,但是長期不用也會部分喪失。學生學習中,這種記憶必不可少,是小學階段獲取知識的主要學習方法。
理解記憶是記憶的高級層次,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基礎上通過邏輯推理得到的知識。理解記憶不需要死記硬背,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大。理解記憶的知識,永遠不會忘記并且能靈活運用。初中以后的學習主要靠理解記憶。例如數(shù)學,小學高年級還是以熟練計算為主,初中的代數(shù)、幾何開始了抽象的東西。例如有理數(shù)概念是初中數(shù)學第一個抽象概念,它從具體數(shù)字的四則運算抽象出來。沒有了具體的數(shù),就需要用一個符號來表示,代數(shù)。
一般來說,學齡前六七年學習的知識相當于小學一兩年,小學六年學習的知識相當于初中一年,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相當于高中一年。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,理解記憶的內(nèi)容逐步增加,學習效率逐步增強。所以學生學習效率從初中開始分化,學習成績逐步拉開。
初中開始要特別注意理解能力的訓練,不能再靠題海戰(zhàn)術重復性練習。
每個人的知識結構不同,邏輯思維習慣不同,導致對新知識理解記憶過程不同。進而導致每個人學習效率不同。
學習成績排名在前的學生,既不是靠天賦,也不是靠努力。真正決定性的因素是興趣與習慣,興趣是個人對某個知識領域的關注度,習慣對知識網(wǎng)絡結構的熟悉度,較終造成理解記憶能力差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