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如今的教育,講究的是德智體美勞發(fā)展!那么,如何培養(yǎng)學生的審美意識呢?審美意識是人對審美對象的反映,包括感知、感受、趣味等方面,并將這些通過的方式展現出來的一種意識。對于在感知的生活中如何培養(yǎng)學生的審美意識,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:
1.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的觀察能力,觀察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。生活中注重學生對靜態(tài)到動態(tài)現象的觀察,通過外在形式美的觀察升華到內在精神美;通過色彩、音樂、芬芳的觀察,構成對物體對稱、比例、色調的認知;
2.注重增強學生審美認知程度,通過適當的方式喚起學生學習興趣,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參與到課堂中去,通過參音樂的欣賞或者圖片的賞析,了解和感受作品的美感,從而增強審美認知;
3.注重培養(yǎng)審美分析能力,學生時代由于抽象分析能力比較差,所以審美欣賞能力比較欠缺,通過感性知識的學習,培養(yǎng)學生的感性認知,引導學生對客觀事物做出具體的和正確的分析,在分析的過程中形成和提生自己的審美意識;
4.注重強化審美語言表達能力,通過語言的表達,分析出作品的美感,設身處地的表達作品帶來的藝術感;語言的描述是學生想象和幻想的一個過程,當學生能夠恰當的描述出作品的時候,審美意識已經初步形成了。
對所見所聞的觀察、傾聽和體驗,就是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。當我們對美有了自己的定義的時候,審美意識其實已經基本形成。通過觀察我們讓學生發(fā)現美,通過認知我們讓學生認識美,通過分析我們讓學生了解美,通過表達我們讓學生理解美,這是我們增強學生審美意識的一個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