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舍得》里各位家長為了輔導班的一個名額想盡辦法,很多家長呼吁這也太真實了吧,因為生活里不少家長也都曾有過親身經(jīng)歷,這也反映出一個問題:教育機構同步教學對孩子好不好呢?關于這個問題家長老師們都各執(zhí)己見,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位老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,各位家長們可以了解一下這個問題!
先說一個我自己班上的學生案例,學生甲,數(shù)學成績中等,120分多數(shù)時候可以考上80分,少數(shù)情況過100,從卷面分析來看,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基礎不牢靠,客觀題部分沒得過,大題部分難度稍有增強,便出現(xiàn)找不到思路的情況。
據(jù)了解,該生一直在某家培訓機構學習,從課堂觀察的情況看,基本上在我講新課之前,他都學過,于是試探他學習的結果,課堂上請他回答問題或上黑板書寫,結果令人失望,如果遇到和培訓機構高度相似的題目,他反應快,幾乎秒答,只是追問為什么這樣解時,支支吾吾,如果題目變化較大,則找不到思路?;A概念部分,基本上理解限于字面。
結論:學生甲在培訓機構學過的所謂概念,根本沒有深究,只是一帶而過,然后大量時間用來刷題,并且對于錯題基本上沒有反思,就是將機構老師講的東西抄寫在原題旁邊,問看懂了沒有,答看不懂。
再說一個通過學生了解的某私立學校案例,學生乙,數(shù)學成績較差,在及格線附近,由于家離我家很近,算得上是朋友家小孩,因此經(jīng)常過來問題目,某日講完一道題目,感覺是數(shù)學概念未理解,于是讓他把書從家里拿過來看,結果他的數(shù)學書新,幾乎沒翻過,我十分奇怪,問老師上課都不用你們看書?回答說,老師上課都是PPT和學案,翻過一份學案,較前面簡單幾句話是講概念,然后就是練習題。從學生每次問的題目來看,數(shù)學概念完全沒理解,錯誤百出。
結論:學生乙在私立學校學過的新課,等同于沒上,教學風格和培訓機構高度相似,不重視概念的形成過程,將大量時間用于刷題,課堂上、晚自習上、周末補課都是一張張數(shù)學試卷,老師教的內容以解題技巧為主,并且形成了模式,學生在解題時經(jīng)常說“看到某某條件就用某某方法”,至于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,不知道。
在培訓機構和私立學校,這些案例大量存在,為什么?
因為短期效應極好,尤其是在七年級階段,通過大量訓練,可以達到熟練的目的,并且七年級數(shù)學也并不太需要很強的綜合能力,然而進入八年級之后,這種教學模式難以為繼,到了九年級,除非能力很強,理解了那些刷題過程中的概念,否則大量掉隊,典型的現(xiàn)象就是一講就會,一做就錯。
如果是生源質量有保障的前提下,這種教學模式顯現(xiàn)不出多大的危害,畢竟學生本身能力強,理解數(shù)學概念也快,當然后繼乏力是肯定的,高中老師會頭疼,隨著生源質量下滑,教學質量斷崖式下滑。
這在一部分公立學校也存在,原因無它,急功近利而已。
不論是不是同步教學,增加孩子的學習成績跟得上對很多家長來說都很重要,家長給孩子找補習班,較主要的目前的學習要跟得上,是不是同步教學還是要看孩子的學習能力怎么樣,小初高輔導機構為大家分享西安伊頓教育,咨詢熱線:400-029-6659!